未来污水处理的新方向?看看荷兰污水处理厂是如何转型的

为此,世界各国尝试了多种技术路线,渴望实现节能减排,恢复地球环境。

在层层压力之下,污水厂作为能源消耗大户,自然面临转型:

比如,强化污染物削减功能,开展极值脱氮除磷;

例如提高能源自给率进行标准升级改造,实现污水低碳处理;

例如,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注意资源回收,实现循环利用。

因此有:

2003年,世界首座NeWater再生水厂在新加坡建成,污水回用达到饮用水标准;

2005年,奥地利施特拉斯污水处理厂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能源自给自足,仅依靠回收污水中的化学能即可满足污水处理的能耗;

2016年,瑞士立法规定必须从污水(污泥)、动物粪便和其他污染物中回收不可再生的磷资源。

作为世界公认的水利强国,荷兰自然也不甘落后。

那么今天,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碳中和时代下,荷兰的污水厂是如何升级改造的。

荷兰废水概念——NEWs 框架

荷兰位于莱茵河、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三角洲地区,地势低洼。

作为一名环保主义者,每次提到荷兰,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。

尤其是其所在的克鲁维耶生物技术实验室,在微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成就更是举世闻名,我们现在熟悉的很多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都出自这里。

如反硝化除磷与磷回收(BCFS)、短程硝化(SHARON)、厌氧氨氧化(ANAMMOX/CANON)、好氧颗粒污泥(NEREDA)、侧流浓缩/主流强化硝化(BABE)、生物塑料(PHA)回收利用等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技术也是由马克·范·洛斯德雷赫特(Mark van Loosdrecht)教授研发的,他因此获得了水务界的“诺贝尔奖”——新加坡李光耀水奖。

很久以前,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就提出了可持续污水处理的理念,2008年,荷兰应用水研究基金会将这一理念融入“NEWs”框架。

即Nutrient(营养物)+Energy(能源)+Water(水)factorys(工厂)这句话的缩写,也就是说可持续理念下的污水处理厂实际上是一个营养物、能源和再生水三位一体的生产工厂。

恰巧,“NEWs”这个词也有新的含义,既是新生命,也是未来。

这个“NEWs”有多好,在它的框架下,污水里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:

有机物是能量的载体,可以用来弥补运行的能耗,达到碳中和运行的目的;污水本身蕴含的热量,也可以通过水源热泵转化为大量的热能/冷能,不仅能为碳中和运行做出贡献,还能向社会输出热能/冷能。这就是发电厂的意义所在。

污水中的营养物,特别是磷,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回收,从而最大程度地延缓磷资源的匮乏,这就是营养工厂的内容。

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回收完成后,传统污水处理的主要目标就完成了,剩下的资源就是我们熟悉的再生水。这就是再生水厂的意义所在。

因此荷兰也将污水处理的工艺步骤概括为六大工序:①预处理;②基础处理;③后处理;④污泥处理;

看似简单,但实际上每个工艺步骤背后都有很多技术可以选择,而且同一种技术也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工艺步骤中,就像排列组合一样,总能找到最适合的污水处理方式。

如果您需要以上产品来处理各种污水,请联系我们。

cr: 奈彦军环保水圈


发布时间:2023年5月25日